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。
請問你覺得你的內在小孩幾歲?通常腦海裡閃過的第一個數字就對了。
在成長的過程,我們會碰到很多挫折與情緒,其中很多是來自原生家庭,慢慢地我們開始隱藏這個孩子,忽略我們內在小孩的情緒。
我們常常怪罪、埋怨這世界上所有看不順眼的事情,感到疲倦、生氣、不快樂及空虛,回過頭看向自己,你只是沒把內在的孩子照顧好。
內在小孩這個用語,應該是Missildine在 《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》中所提出的,這個小孩會深深影響著我們長大成人後的行為。
用水晶重新認識自己
我第一次試著連結自己的內在小孩,我感到很迷惘,但我知道這個孩子只有10歲,算是大小孩。的確,我較鮮明的兒時記憶大約從國小三、四年級起延伸,這時間點父母對我說過的話,可能深深地會烙印在內心。
童年時期照顧者,例如父母,會在無形中影響我們的自我認知、情緒反應、人際關係。例如,我永遠記得,小時候的我踩著板凳想要幫忙洗碗,爸爸指著我對我說「你又洗不乾淨!去旁邊不要洗」。當時的我只是想幫忙,模仿母親一如既往的動作,此後我再也不喜歡碰碗盤。這件事的影響演變成「你又不會」、「沒能力做」的概念,慢慢烙印在我的內心。
水晶飾品對我的影響
後來意識到,成長的過程似乎只是努力著想要獲得家人或朋友的肯定與讚美,開始把很多情緒往肚子面吞,等到受不了的時候再一次爆發,如此的惡性循環。還有變得很在意別人的眼光,覺得自己很多事情都不如人,我好沒自信,開始就出現了腸躁症、焦慮的現象,如此多的負面情緒一直在我的人生裡面輪番上演。最嚴重的大概就是發現自己得了恐慌症。
所以當我真正學習去跟自己內在小孩和解時,整理過去成長不好的記憶點,開始擁抱這個小小的自己,我感受到縮在角落的他,只是想要有個人伸出手拉他一把,告訴他「沒關係喔!你已經做的很棒了!」原來我把這麼多的愛給了別人,但從未給過自己。我開始流淚告訴自己,我愛我們(內在小孩跟我),我值得用愛服務我自己。